耳后脓肿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细菌入侵患儿头部医生联手排雷
TUhjnbcbe - 2025/7/28 18:53:00

「本文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梁淑芳)18日午休间隙,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燕武通过
  “头部伤口恢复非常好,可以洗澡了。”听燕武这么说,晶晶父亲王先生开心极了。晶晶家在阿勒泰地区,刚满一岁。一个多月前,晶晶因头枕部一约黄豆大小的包块,局部红肿疼痛,医院就诊。
  王先生说,后来发现包块体积每天都在增大,不到一周时间,长成头枕部左右两个相邻约鸭蛋大小呈哑铃形状的巨大肿块,患儿只能侧卧、整日哭闹。医院就诊,被诊断为“帽状腱膜下巨大脓肿”,医生告知家长该院没有技术能力处理这种疾病,建议转运至医院就诊。
  7月23日,医院对患儿行头颅CT检查,并对头枕部包块进行诊断性穿刺抽取肿块内液体化验,发现抽出液体成分为黄绿色粘稠脓性液体,诊断“新生儿枕部帽状腱膜下巨大脓肿”。
  头部帽状腱膜下脓肿是一种头皮下深层的感染病灶,往往不能自行破溃,如果不能及时以手术方式将脓肿切开脓液排出,脓腔压力持续升高,加之感染性疾病造成消耗性体质,很容易脓栓入血播散形成脓毒败血症而严重危及生命安全。
  燕武说,考虑患儿低年龄、低体重、头枕部脓肿范围巨大、抽取的脓液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且伴有中度贫血、低蛋白血症疾病,如采用传统的脓肿切开引流术,住院周期长,患儿每日创口清洁换药痛苦,因此建议采用引进目前骨科、普外科治疗各类外科感染的一次性负压封闭外引流装置新技术进行治疗。
  说起为何选择这种技术,燕武说,这样患者治疗痛苦小,治疗周期短,还可以做到对感染脓液充分引流。可以很短时间使感染的创面变得新鲜,便于缝合关闭伤口。
  经过神外科医疗团队组织手麻科等多个科室联合会诊,并进行了全科讨论,制定了手术详细的应急方案。
  7月27日,由燕武主刀在全麻下为晶晶行头枕部帽状腱膜下脓肿切开,在对脓腔进行彻底清创排脓后行VSD持续外引流术。
  “手术进行了2小时,主要是将脓腔脓液排尽,坏死组织清除。”燕武说,术后第四日就拆除VSD装置并关闭切口。
  患儿切口愈合良好,无二次感染,达到了预期的治疗效果,8月7日办理了出院。
  燕武说,头皮下脓肿最常见的来源是邻近组织的播散感染和血行播散感染。新生儿帽状腱膜下脓肿临床上少见,一般多由于宫腔内感染或产伤引起,一旦发生帽状腱膜下脓肿应及时妥善处理,以免招致危及生命的脓毒败血症。

1
查看完整版本: 细菌入侵患儿头部医生联手排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