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后脓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折磨人的ldquo聪明洞rdquo [复制链接]

1#

很多小宝宝一出生,耳朵附近就长了一个小洞,从前老人有说法,这是“富贵仓”,孩子长大了吃饭不愁;是“聪明洞”,孩子以后聪明有前途。那么,所谓的“聪明洞”、“富贵仓”是什么呢?

耳前瘘管具有遗传性吗?

耳前瘘管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男女都会遗传。国内统计过耳前瘘管发生率高达1.2%,单侧与双侧发病比例为4:1。我们常发现来看病的患者时,其家族里面也会存在耳前有小洞,而且大多数人单侧还是双侧发病与上代也相同,也有少数人会同时伴有腭裂、小耳畸形、副耳等先天性畸形等。

耳前瘘管的分型

单纯型耳前瘘管

一辈子与主人和睦相处,不会分泌及发炎,因此无需处理。

分泌型耳前瘘管

常分泌白色乳膏样物,有点臭味,可能伴有瘙痒感,禁止挤压或自行挑破,以防感染。如果影响社交,可考虑手术切除。

感染型耳前瘘管

经常感染,洞口附近皮肤红肿、疼痛,严重时破溃溢脓。感染型耳前瘘管常在分泌型耳前瘘管合并挤压后产生。

轻微的红肿或者出现异常分泌物时可以在瘘管口及周围红肿区域涂抹安尔碘消*液或者百多邦软膏,局部热敷。

当红肿范围逐渐扩大,局部像长了个脓疮一样,医院就诊,积极抗炎治疗,必要时切开排脓,定期换药,有的患者1周左右即可痊愈,事实上,有些患者表面看,只有一个针眼般的小洞,可是在小孔深面,瘘管纵横交错呈分支状分布。换药多月仍无法痊愈,只能待局部创面完全愈合后可行耳前瘘管切除术。

总而言之,耳前瘘管无症状时不需治疗,一旦出现感染则需手术治疗,完全摘除瘘管是防止复发的唯一有效途径。

注意事项

1、一定不要揉,不能用手常去触碰,避免挤压。

2、保持局部清洁。洗脸的时候,记得用清水洗洗耳朵前后,避免感染。

3、保持耳部干燥。如果耳朵周围有水,用棉签擦拭就可以,但不能太用力。

4、不能用异物戳小洞,发生感染后,不要自行挑破脓肿;

5、如果出现痒、痛,要及时看医生。局部发生红肿、热痛、化脓,要及时控制炎症后仍需手术。

温馨提示

小洞不注意,容易成顽疾

单纯不用管,分泌勿挤压

注意口清洁,有水需擦干

感染肿和痛,就医是关键

如果您有耳鼻喉科类相关问题,可以随时到医院咨询就诊!-;为群众眼耳鼻喉科疾病的预防和诊疗提供优质的贴心服务。医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