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后脓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表皮样囊肿的手术治疗病例分享 [复制链接]

1#
我院应知应会手册第二章1医务篇 http://www.dannanxiroudnxr.com/drys/5848.html

近日,医院外三科二组许敏华医疗团队成功独立完成了一例右侧小脑巨大皮样囊肿全切除的高难度手术。由于皮样囊肿多位于颅底颅后窝,包膜与周围组织粘连,因此囊壁完全切除有困难。

患者郑某,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头晕,当时未重视。不医院检查时,头颅CT报告提示为右侧小脑占位。

外三科二组经过详细的检查及术前病例讨论,于年1月18日经过十个小时手术,由主任许敏华指导,副主任医师罗谊和主治医生刘新志共同协作,成功为患者实施了“开颅小脑占位切除术+颅骨修补术”,在保留神经血管前提下,切除右侧小脑皮样囊肿大小约5㎝×4㎝,完整的切除肿瘤及包膜,避免了肿瘤的复发。

患者术后恢复明显,在医生和护士的精心照料下,已度过危险期。经过两周的康复治疗,在家人的搀扶下患者能够下地走路,头晕症状已经得到明显改善。(外三科二组:贺满菊、魏敏)

小贴士

皮样囊肿是一种比较少见的颅内先天性良性肿瘤,又名皮样瘤,多发于后颅窝及中线部位,占颅内肿瘤疾病的0.1%—0.3%。手术治疗是最佳治疗方案。

专家简介

姓名:许敏华

科室:外三科二组职务:主任职称:主任医师主要擅长的临床工作:1.脑立体定向治疗自发性颅内出血、脑脓肿、脑部病变活检、颅内异物取出、脑肿瘤内放射治疗均有丰富临床经验2.脑血管疾病颅内肿瘤,重型颅脑损伤,颈动脉狭窄的手术治疗3.糖尿病周围神经损害,痉挛性斜颈周围围神经去支配术(疆内领先)门诊时间:周二上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2#
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dy/171025/5789682.html

表皮样囊肿(角质囊肿)是最常见的皮肤囊肿之一。是一种真皮内含角质的囊肿,好发于青年、儿童,老年少见。

临床表现:

表皮样囊肿生长缓慢,呈圆形、隆起性结节,位于皮下组织或较浅,表面光滑,正常皮色,直径在0.5~5cm之间,质较硬,可推动,有轻度压缩,无自觉症状。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但以面部及躯干上部更为常见。常单个或数个,很少有多发者。其典型临床表现为皮损上可见小孔,如因外伤将表皮或附属器上皮植入真皮所引起的表皮囊肿,可称为外伤性表皮囊肿,其多发于掌、跖。

超声诊断:

表皮样囊肿是发生于浅表软组织内的一种常见良性肿瘤,由于囊内充满粘稠的干酪样角化物,超声表现为实性结节,不具有典型囊性肿物的无回声改变;同时囊肿破裂常导致角化物破溃入临近的软组织内,引起炎性肉芽组织增生甚至继发感染形成脓肿,使得其声像图表现更为复杂多变。

1

均匀回声表现:皮损位于皮肤层或皮下软组织浅层内,呈圆形、类圆形低回声改变,边界清楚,内可见密集点状回声,均匀分布。皮损后方回声可轻度增强。CDFI:内未探及明显异常血流信号。

2

不均匀回声表现:与匀质回声型不同的是,囊内回声不均匀,可见点状、线样高回声;或可见迂曲状、不规则状低弱回声;或可见点状强回声伴声影。

(不均匀型表皮样囊肿:囊内回声不均,内可见点状、线状高回声。CDFI:内未探及明显异常血流信号。)

3

混合型回声表现:超声表现具有特征性,可分为三种类型--

A.囊肿破裂---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或局部突起,囊壁连续性中断,部分病例中可见囊壁周短棒状血流信号。

(表皮样囊肿破裂超声所示皮损形态不规则,可见“角样”突起,囊周回声紊乱。CDFI:囊壁处可探及短棒状血流信号。)

B.窦道征---皮损形态呈“荸荠”样,其前方可见窦道形成至皮肤表面。

(皮损处前方超声可见窦道延伸至皮肤表面,呈“窦道”征。)

C.螺纹征---表皮样囊肿的典型声像图,表现为环状高回声及低回声交替排列。螺纹征多见于睾丸内表皮样囊肿,而在睾丸外则少见。

(M所示:表皮样囊肿呈典型的螺纹征。RT:右侧睾丸。)

综上,由于囊内容物的差异,使得表皮样囊肿的超声表现不具备典型的囊性改变,所以临床上大部分的表皮样囊肿无法单纯依据超声影像来做出明确诊断。

治疗:

主要为手术切除。

治疗病例分享:

下肢表皮样囊肿

治疗前手术即刻,囊壁完整

上睑表皮样囊肿

治疗前手术即刻,囊肿剥离完整

颈部表皮样囊肿

治疗前拆线即刻

下颌表皮样囊肿

治疗前手术后

小结:

表皮样囊肿是最常见的皮肤囊肿之一,结合超声检查可以明确囊肿的范围及与周围软组织的关系,以辅助手术切除治疗。其次超声影像的特征性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的诊断病情,比如“窦道”征可以提示囊肿来源于毛囊损伤或是皮脂腺破裂;比如“角样”突起可以提示囊内容物可能破溃入临近组织,引起炎性肉芽组织增生,甚至脓肿形成.....这些典型的声像图可以很好的指导临床治疗。

当然,表皮样囊肿的治疗主要为手术切除,但是如果炎性反应明显时,可以先采取注射治疗,等皮损稳定后再联合手术切除,以将治疗风险降到最低,更好的保证患者的美观。

扩展阅读:

思想有多远痘印滚多远

不小心偶遇化脓性肉芽肿,怎么办?

面部痤疮后遗留问题之冰凿样、车厢样、滚筒样痤疮瘢痕的治疗方案

医院皮肤科主任王根会教授最终审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