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后脓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学习园地折磨人的ldquo聪明洞 [复制链接]

1#

婴儿耳朵附近长有一个小洞,一些地方民俗认为是“粮仓”,提示孩子以后会吃穿不愁;一些说是“聪明眼”,提示孩子以后聪明有前途。

但事实上,这种小洞叫“耳前瘘管”,它不是聪明富贵的象征,反而是一种先天畸形!耳前瘘管是孩子在胚胎期耳廓组织发育不全而引起的。表面看,只有一个针眼般的小洞,可是在小孔深面,瘘管纵横交错呈分支状分布。目前认为耳前瘘管与遗传有关,在亚非国家比较常见。

有些“小洞洞”一辈子也不会分泌及发炎(单纯型),因此无需处理。有些“小洞洞”常分泌白色乳膏样物,有点臭味,可能伴有瘙痒感(分泌型),禁止挤压以防感染,若出现感染症状需及时就诊。还有一些小洞经常感染,洞口附近皮肤红肿,疼痛,严重时破溃溢脓(感染型)。感染型耳前瘘管要立刻就诊,积极抗炎治疗,必要时切开排脓,定期换药,有的患者1周左右即可痊愈,但有些患者由于瘘管分支广泛,换药多月仍无法痊愈。待局部创面完全愈合后可行耳前瘘管切除术。

它是如何形成的呢?

它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第一、第二鳃弓的耳廓在发育过程中融合不全的遗迹。简单的说就是这个地方应该是在出生之前就长平整的,然而有一部分人没有长好,遗留了下来,成了遗迹,这就是耳前瘘管的由来。

它对人体有什么影响吗?

一般没有感染时无症状,或者偶尔局部发痒,有些患者挤压瘘管时有少量的白色皮脂样分泌物,微臭。但是一旦感染时症状就会比较严重,局部红肿、疼痛、脓肿形成后破溃,医院进行脓肿切排、引流。脓肿破溃或引流后创口可逐渐愈合,如不进行手术根治,会反复发作,形成疤痕。严重者甚至引起耳廓畸形。

如何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呢?

对人体有什么影响吗?

1.无症状的患者可不作处理;

2.局部瘙痒、有分泌物溢出者,宜及早行手术切除,因为此类患者引发感染的可能性极大;

3.有感染的患者局部抗感染、清创、换药,脓肿形成者及时切开引流,炎症消退后及时行手术治疗,否则可能造成反复感染。

4.治疗的原则最重要的一点:但凡有感染或者感染迹象的患者都应该及时手术切除。

术后瘘管会复发吗?

各家报道的复发率不一致。首先,复发率与病变严重程度、是否反复切排或者多次手术相关。其次,医生需要熟悉瘘管的走行特点,即绝大部分会穿过软骨,需要切除部分软骨,即所谓的根部,将瘘管完整切除。而对于因术后复发需要再次手术的,只能根据感染位置以及术者的经验,尽可能把疤痕和不健康的组织切除,有时甚至动用显微镜。因为首次手术时,我们可以通过耳前小洞注射一种蓝色的示踪剂,整个瘘管都可以清楚显影,便于完整切除。而再次手术已无法找到瘘口。

总之,感染过的耳前瘘管、特别是严重感染(有脓肿切开引流史),建议手术摘除病变。如果感染不是很严重,只是轻度的红肿,而患者发病时年龄太小,家长实在有顾虑的,也可以观察等待。如果再次感染,请不要再犹豫。

耳前瘘管虽然是小病,但是平时不注意护理,感染时不及时就诊,也有可能演变成折磨人的顽疾。因此,希望大家充分了解耳前这个“小洞洞”,加强平时护理。

平时该如何预防耳前瘘管感染呢?

1.保持瘘口清洁,严禁挤压。

2.健康饮食,积极锻炼,增加抵抗力。

3.平时多参加锻炼以增强体质,饮食应多样化,不挑食、偏食,禁食辛辣刺激食物,生活有规律。

4.洗头时勿使污水污染伤口,以免引起感染,如遇不适、及时来院就诊。

供稿:N24区庄晨娟

审稿:谢希琼

编辑:邱珊妮

医院

护理园地

及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