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后脓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肛瘘挂线是什么原理 [复制链接]

1#

挂线疗法在肛肠科应用广泛,这里主要介绍在肛瘘治疗中的应用。

1适应证

(1)高低位肛瘘、复杂性肛瘘,有原始内口及疑似内口。(2)肛瘘外口距肛缘较远,外口多,窦道互相通连。(3)炎症侵犯致直肠下段狭窄。

2.禁忌证

要注重患者整体情况、气血的盛衰。若患者气血不足,则不可挂线,如《医门补要》曰:“虚人不可挂线,易成痨不治。”另外,对于肛瘘局部也应详细观察,谨慎操作,如“串臀漏、蜂窠漏,二症若皮硬色黑,必内有重管,虽以挂线依次穿治,未免为多事”(《外科大成》)。

三、挂线的作用机理

挂线的作用机理在《古今医统大全》中已有阐述:“药线日下,肠肌随长,避处既补,水逐线流……譬筑堤决防,水既归漕,众流俱涸,有何汛滥?”其中“药线日下,肠肌随长”,说明了挂线的慢性勒割作用,挂线上方肌肉断端又粘连生长;

现代研究认为挂线主要有以下四方面作用:  流”,认识到挂线的引流和切割作用,使瘘管在被切开的同时可被肌肉长出填补缺损。  

1用,使肛瘘得到引流,达到使肛痿愈合的作用。引流作用是使用挂线疗法的基本作用之一,不管切割挂线还是引流挂线,引流是挂线治疗的重要目标之一。一些脓肿及肛瘘经过单纯的充分引流可以愈,尤其是克罗恩病肛瘘,传统的手术治疗因为创面不愈合及肛门失禁而充满争议,使用挂线疗法尤为合适

2.激作用皮筋或药线的异物刺激作用,可以使括约肌周围形成炎症,从而使括约肌的断端粘连固定,所以切割后的括约肌不至于造成较大的缺损,预防肛门失禁的发生;异物刺激作用是切割挂线作用的基础,如果切割过快,炎性粘连不十分确切时,可能达不到预防肛门失禁的作用。

3.慢性切割作用重力或橡皮筋的弹力可以缓慢持续地对括约肌产生压力,造成局部慢性缺血、坏死,使肌肉和组织脱落,达到缓慢切割的作用。慢性切割作用是挂线治疗的最重要的作用,切割的速度应该取决于炎性粘连的速度。

4.标志作用使用挂线可以标志出瘘管和内、外口的关系,不仅可以在一次性切开时帮助确定瘘管,而且为分期处理瘘管、切开已纤维化的括约肌提供准确位置。

慢性切割作用和引流作用是挂线术治疗肛瘘的重要原理,而异物刺激作用是保护肛门功能、使组织修复、减少术后组织缺损的重要机理。强调在组织切开的同时,底部组织生长,肌肉两端粘连、固定,维持张力,避免肛门失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